首页>>展馆动态 >>见人见物见生活--盐都区五个非遗项目参加全市非遗展

见人见物见生活--盐都区五个非遗项目参加全市非遗展

日期:2019-05-29  

 

5月28日上午,盐都区五个非遗项目在中国海盐博物馆参加 “见人见物见生活--盐城市2019年非遗展”,其中包括省级非遗项目盐城老虎鞋、龙冈柳编,市级非遗项目北龙港剪纸、龙冈面塑,以及区级非遗秦南泥塑糖人制作技艺。

盐城老虎鞋:老虎鞋是民间传统的工艺品,是人们对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由于老虎的威猛,在民间有穿虎鞋祛病驱邪、消灾降福之说。人们盼望婴幼儿穿虎鞋能长得虎头虎脑,强壮结实,平安吉祥。盐城老虎鞋在缝制方法上,不但使用传统手工技艺,同时又不断创新,使虎鞋既显得古朴典雅,又具有时代气息。在制作上不刻意追求形似,但求神似,达到形神兼备之功效,虎鞋富有生机,显得娇健雄壮、威风锐猛,小巧玲珑,十分精美;风格犀利劲爽,清新明快,刚柔相济,达到了简约凝炼、粗犷厚重、超逸飘然、意趣深邃的艺术境界。老虎鞋表达着质朴的生活信念。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美学价值、民俗学价值、民族文化认同价值和收藏价值。

 

龙冈柳编:龙冈镇的民间手工技艺柳编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随着人类的的自身不断进步,柳条不断翻新,柳编技艺也由原先单纯的使用柳条制作民间家具、用具发展到柳条、柳皮与竹、木、草、藤、玻璃相配套的多功能工艺品、装饰品及旅游纪念品等,其特点是:轻巧、玲珑、美观、大方、无菌、无毒、无污染,是回归自然的绿色环保型产品,不但深受国人喜爱,西方国家也较为欣赏,广泛使用。

北龙港剪纸:剪纸在盐都已有几百余年的历史,人们在劳动之余,以纸张为材料,通过剪、刻、撕等手法,塑创出各种形象,用于生活环境的装饰及节日、喜庆等活动的点缀。北龙港剪纸受扬州剪纸的影响,具备南方中部剪纸的特点,即:小巧玲珑,柔美工整。早在清末民初,北龙港这一带老百姓继承了民间剪纸这一传统工艺,通过自己的实践创新,创作出一大批作品。剪纸大致有两项用途,其一是喜庆节日里有祈祥纳福,应节之兆,平时最为常见。如:新婚嫁娶、恭贺新禧、新婚之时一定要剪大红“双喜”来点缀新房,寓意幸福安乐、美满幸福,常用的图案有:牡丹比宝贵、龙凤比呈祥、鸳鸯荷花比夫妻和美等,再比如过年过节,常用的剪纸有连年有余(图案为莲花和鱼)、恭喜发财等。其二是做刺绣稿子用,民间比较普遍,一些农村妇女将事先准备好的鞋样,底稿放到面料上做鞋、绣花等,一般以花鸟、十二生肖题材较多,最常见的有;福寿锦长,双凤朝阳等。

龙冈面塑:面塑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手工活动,面塑取材方便,以面粉、糯米粉为主要材料,制成一团团彩色的面团,拿在手中进行捏塑,手感好,不用胶粘,不用烘烤,自然成型,保留久远,以制作方法简洁多样深受学生喜好。它能够捕捉瞬间的动态形象,很快的完成个人创意,突出主题。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面塑材料非常特殊,可塑性极强,造型精美别致,细致入微,具有很强的文化气息和观赏性,已成为登入大雅之堂的艺术品。

泥塑糖画: “画糖人”是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的,在绘制造型时,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这时,民间艺人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的关键。因为在浇铸时,糖料是经火加温后溶开的,一旦冷却后糖即凝固了,所以,要求民间艺人要眼明手快、眼到手亦到地进行造型,以求一气呵成。当造型完成后,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稍候凝结便可以插上草把出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