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鞋
日期:2020-07-03
虎头鞋是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是一种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北方汉族地区也有称为猫头鞋。它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同时它又是一种吉祥物,人们赋予它驱鬼辟邪的功能。虎头鞋做工复杂,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
虎头鞋
虎头鞋是孩子鞋的一种,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虎是一种吉祥物,在鞋前脸儿和鞋帮上绣制虎或虎头图案,是希望孩子们长得虎头虎脑,用形象逼真的虎头图案驱鬼辟邪,保护孩子没病没灾。
制作
做虎头鞋,得先打袼褙(音gēbèi,用碎布或者旧布加衬纸裱成的厚片),按鞋样的大小剪下一块,再将一层好看的布料缝在剪下的袼褙外。
虎头鞋做工复杂,虎眼、虎眉、虎嘴、虎鼻,都要靠针线和布缝制而成,需要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表现虎的威猛,细心的人还常用兔毛将鞋口、虎耳、虎眼等镶边。
款式
虎头鞋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还常用兔毛将鞋口。虎耳、虎眼等镶边,红、黄。白间杂,轮廓清晰。孩子穿上虎头鞋唇,兔毛随风飘动,虎头也有了动感。虎头鞋鞋底肥大,插空纳上九个菱形破花,九个破花称为九颗圆子,意为"九子十成"。
穿着
穿虎头鞋的时间,是在幼童一岁左右。此时的儿童跃跃欲试,想要走路,但又离不开大人的搀扶。这时父母给孩子穿双虎头鞋。利于孩子脚踏实地。更重要的原因,是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穿上虎头鞋可以辟邪恶保平安,护情孩子健康成人。
在20世纪中期,说起虎头鞋可谓无人不知,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是每家小孩的必备品的虎头鞋却渐渐被大众遗忘。
汉族民间育儿习俗,游行于全国各地。一种希望健康的活动。鞋用黄布制成。鞋头乡一虎头,因虎是"百兽之王",故虎将头中间绣一个"王"字。通常在小儿满周岁或生日时穿新做的虎头鞋。民间认为,这样可为小孩壮胆、避邪。也有祝愿小孩长命百岁之意。
折叠
幼童一岁左右时,长辈们会给孩子穿虎头鞋,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穿上虎头鞋可以辟邪恶保平安,护佑孩子健康成长。
传说一
在中国,虎头鞋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而在这历史的背后,蕴藏着这样一个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在扬州这座著名的古城内,住着一个船夫,他的名字叫大羊,他很慷慨也很大方而且很乐意帮助别人。不久,村里来了一位年迈的旅行者,她对大羊善良的品格大加赞赏。临走时,她将一幅古画送给了大羊,画中是一个漂亮的姑娘正在用针线缝一双虎头鞋,船夫非常喜欢这幅画,他一回到家,立即就将画挂在了他床头的墙上。
一天晚上,画中的姑娘突然从画中走了出来,与大羊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打那后,他们每晚都见面。一年以后,他们生了一个男孩,他为两口子带来了更多的欢乐。然而不幸的事发生了,村长耳闻了大羊家中有奇画的事后,蛮横地将这充满神奇的图画抢走了。大羊对恶毒的村长恨之入骨,然而却无能为力。贪婪的村长像大羊那样将画挂在了床头的墙上,每天都期待着画中女子能够下来,令他失望的是,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大羊的孩子长大了,他总是不停地呼唤着自己的母亲,大羊只得不停地哄骗他说他的母亲已经去了遥远的西方不能回来了。大羊的话语丝毫无济于事,那孩子坚持要寻找他的母亲,最后,他踏上寻找母亲的旅程。他夜以继日地不停向西方航行,最终在森林中他找到他的母亲正同许多仙女在一个水坑中洗澡。"噢,我的孩子,你怎么到那么远来找妈妈了?"母亲正说着,两滴晶莹的眼泪流下滴在孩子面颊上。"妈妈,要知道,我失去你太多了。""直到你穿着我为你缝的虎头鞋走进村长的卧室时,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团聚。孩子,闭上你的眼睛,让我先把你送回家吧。"
一阵旋风之后,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到家了,他告诉村长说他可以将画中的妇子召唤下来。贪婪的村长,急不可耐地将这孩子带入了自己的卧室。孩子看到自己的母亲,就大声地对着画召唤道:"妈妈,我们走。"话音刚落,画中女子应声下地,搂起孩子就往外走。然而贪婪的村长已经挡住了去路。他蛮横地要那女子做他的妻子。遭到拒绝之后,村长愤怒地像母子俩扑过来。那孩子勇敢地冲上去与他搏斗。正当这时,那双虎头鞋从男孩的脚上松脱下来,立刻变为一只斑斓猛虎,只见它迅速地扑向那邪恶的村长。村长的呼救声与猛虎的吼声响彻整个村庄……
虎头鞋拯救了母子俩和他们的家庭。从那以后,人们开始为他们的孩子制作虎头鞋,期望它能够保佑孩子与家庭的安全。
传说二
关于穿虎头鞋,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传说黄河岸边有个姓石的船工,他乐于助人,为两岸人摆渡过河从不要钱。7天,一位老奶奶冒雨过河请人为即将临产的儿媳接生。谁知她刚走到河边.风一刮,雨一淋,头像炸开似的疼。姓石的船工看见了,将老奶奶搀到屋里休息,自己替老奶奶去请接生婆。雨过天晴,老奶奶的儿媳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老奶奶千恩万谢,送了一张画给船工。画上画的是一个正在绣虎头鞋的俊俏姑娘,船工看了很喜欢,就将画贴到了自己的茅屋里。
从那以后,船工收船回到家里,总有一位漂亮的姑娘做好饭菜等他。原来,姑娘是天帝的女儿,天帝派她下凡与船工结为夫妻。过了几年,他们添了儿子,取名石虎。
几年过去了,人们都知道了船工娶画上的美女结为妻子的事。这天,县官来到渡口,见船工的妻子貌美,想霸占为妾。船工的妻子见县官起了歹意,便收了凡身,回到画上。县官抢走了画并把面贴在了床头。可是,不管县官怎样甜言蜜语,画上的美人就是不下来。
小虎在家一直哭着要妈妈,送画的老奶奶告诉船工,让小虎的姑姑做双虎头鞋,小虎穿上它,就一定能够找到妈妈。按照老奶奶的嘱咐,小虎的姑姑连夜做好了虎头鞋。小虎穿上一试,身轻如燕,立刻向县行飞去。见了县官。虎头鞋变成了老虎,咬死了县官、船工的妻子见小虎来救她,赶忙人画上跳下来,带着小虎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人们仍认为虎头鞋能除恶魔保平安,因此都要给孩子做双虎头鞋穿。有些地区还讲究穿三双虎头鞋,并保留让姑姑做三双不同颜色的虎头鞋送侄儿的风俗。俗语有;"头双蓝(取谐音拦,即拦住不夭折),二双红(红能辟邪,可以免灾),三双紫落成(意即孩子在自家长大成人)。"有了蓝、红、紫三双不同颜色的虎头鞋,孩子必会安然无恙。
折叠
民间常以虎来作为孩子的伴生物,除具驱邪镇定的作用外,还有祝福的孩子虎头虎脑、虎虎有生之意。婴儿,一切邪恶的东西都不敢近身骚扰,它是孩子的保护神,是母亲一颗爱心的艺术表现。虎鞋扮得善良,美丽,雅拙,顽皮,生动,成为众亲友送给小孩满月时的必备礼物。
透气、吸汗、环保、不臭脚。
布鞋更适合儿童的脚部发育,防止扁平足,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较大的孩子活泼好动,双脚常因经常着力快速行走而产生较多热量。布鞋吸汗和透气性好的特点可让孩子双脚更舒适。
工艺价值
虎头鞋是一种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制作的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它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同时它又是一种吉祥物,人们赋予它驱鬼辟邪的功能。
穿虎头鞋的时间,是在幼童百天以后。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寓意着吉祥如意、福气冲天,穿了虎头鞋孩子将来眼明、耳灵。虎是威信、英勇和尊贵的象征,虎能为宝宝守神护岁,守护平安。
实用价值
虎头鞋的实用价值不言而喻,宽敞的内部空间和宽阔的鞋底,既有利于幼儿脚丫的生长发育,又可以防寒保暖;即能满足孩子脚丫的安全防护,又能使鞋子大面积的接触地面,帮助孩子脚踏实地、稳步行走。 虎头鞋艳丽的色彩搭配和栩栩如生的造型,既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又借虎的形象传递了爱意和祝福,美学价值更是一目了然。
民俗学价值
虎头鞋所包含的民俗学价值,是它在民间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老虎的外貌雄健,气势威猛,更以其额头有像"王"字的花纹,自古受到中国人的喜爱和崇拜,被尊为"圣兽"、"兽中之王"等等。早在东汉应劭所著《风俗通义·祀典》中就有了这样的描写:"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虎不仅能吞食鬼魅、威慑敌害,还能庇佑人神、赐福示瑞。虎具备的这些特性,极大地迎合了人们借物祈福的美好愿望,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崇尚的对象。民间给孩子戴虎头帽,穿虎头鞋,裹虎头兜肚,用虎头围嘴,睡虎头枕等等,甚至以"虎"字命名的风俗,都是对此有力佐证。
虎头鞋的历史已无法准确考究。但缝制和穿着虎头鞋的风俗在我国至今仍流传甚广,当然河南民间也不例外。"头双蓝(取谐音拦,即拦住不大折),二双红(红能辟邪,可以免灾),三双紫落成(意即孩子在自家长大成人)"的俗语,讲的就是由姑姑做三双不同颜色的虎头鞋送侄儿的风俗。
河南民间的虎头鞋,式样繁多、花色不一,地域特色比较显著。但颜色上基本以鲜艳、靓丽为基调,造型上大多粗狂、夸张为风格。脸大、眼大、嘴巴大和饰物较多为最显著的特点。 河南民间的虎头鞋一般做工比较复杂,装饰物较多,并且相对繁琐。除了虎头的基本特征外,往往彩线、花边、布料、毛线、皮毛、金属片、珠子、扣子、彩带等等材料繁复使用,加上粗大的针脚,粗狂厚重之气更加强烈。充分蕴含着中原厚重的民俗民风和豪放粗狂的人文特色。
别小看一双小小的虎头鞋,它从打袼褙到纳鞋底,从做鞋面到绣花,一针一线都凝聚着亲人的智慧和汗水。缝制虎头鞋一般先由剪纸样开始,根据事先合计好的式样,剪出"虎头"、"虎身"、"虎腹"三部分纸样,即鞋头、鞋帮、鞋底三部分;然后把它们贴在袼褙上,依样裁剪下来,再在裁剪好的袼褙上粘上面料。面料通常使用生活中常见的绸、缎或棉布,颜色的选择一般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不同,有红、黄和蓝等等。面料粘到袼褙上晾干后,就可以在上面作"文章"了。
缝制虎头鞋除了掌握剪裁、缝制、绣花等多种技法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艺术想像力和创造力,这样才能缝制出与众不同的虎头鞋。"高手"可以将司空见惯的色线,巧妙地加工成虎须、虎眉或皮毛,而那些花红柳绿的布头,经过她们拼凑、整合,转眼变成了虎眼、虎嘴、虎耳、虎尾巴。有些"高手"还用珠子、扣子等物直接代替虎眼和虎鼻;有的用毛皮将虎耳、虎眼、鞋口等部位镶边等等,不仅增加了装饰性,更加强调了质感。孩子在行走或玩耍时,闪闪发光的金属片和毛茸茸的皮毛与虎头上鲜艳夺目的"王"字交相辉映,常常引来街坊邻居的津津乐道。当然,茶余饭后的经验交流,更使"高手"们乐此不疲。也正是这种看似平常的交流提高,为经过几千年孕育、传承的民间工艺这个庞大肌体,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养分和新鲜血液。
折叠
在农村,不会走或刚会走步的娃娃,春秋天和冬天,都要穿连脚裤和虎头鞋。虎头鞋是由鞋前脸上的虎头图案而
得名的。虎和猫有相似之处,猫更为众人常见,所以也叫猫鞋或老猫鞋。
做穿虎头鞋能够成为风习相沿,是因为它本身存在的实用价值、民俗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实用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夹棉连脚裤都比较肥厚,需要比较宽大的鞋子和它配套,而虎头鞋正有这种特点,并且有保护裤脚和保暖的作用。关于民俗学价值。在群众的心目中,老虎体态雄壮,貌相威武,又有兽中之王的美称;一提及虎字,人们便自然产生威风和震慑一切之感。所以便有了虎啸、虎威、虎虎有生气等字眼,也有了虎崇拜。而孩子在由小到大的生长过程中,会遇到自然、社会各方面灾病和意外的侵拢,需要克服和抵御。人们不仅希望孩子健壮成长,而且希望长得虎头虎脑,虎虎实实,有虎一样的内在气质。人们这种和愿望的重要表达方式,便是在鞋前脸儿和鞋帮上绣制虎或虎头图案。换言之,就是借用虎或虎头图案来达到避祛一切邪祟,增加孩子"虎气"目地。正因为如此,所以孩子的母亲、外婆、姨母、姑母等亲人,都要给孩子做或送虎头鞋,从而形成风习。又因为虎鞋比较肥大,鞋帮和前脸上有加工制作的余地;邯郸县妇女历来心灵手巧,善于女红,所以制作虎头鞋就成了妇女们展竞手艺的方式和途径。
一九九0年"三八"节期间,邯郸县妇联举办的全县妇女工艺制作展览上,展出的几十双多姿多彩的虎头鞋,就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其特点之一是,注重写实。制作时不仅下工夫绣制虎头,而且在鞋帮上绣制虎身,把后提跟绣成虎尾巴。这种鞋正面看是威武的虎头,侧面看,是一只完整的虎。特点之二是有繁有简,各展风姿。图案纷繁的,则用彩线、花边、布块、毛线、毛皮、珠子等精心绣制外观效果显得繁复而浓重;简炼的则只用彩线,在图案的眉、眼和嘴上下工夫,显得简炼概括而传神。特点之三是,以虎关图案为主,灵活多变。除了各式虎头鞋外,还有几双猪头鞋,其不论用黑色布料,还是浅色布料,都显得手法简炼,形象准确生动。
折叠
由于虎头鞋深受大家的喜爱,民间逐渐演化出新的品种,有孔雀头的,有鱼头的,青蛙头的等。每一种都有其不同的寓意
青蛙头鞋
在中国民俗文化中,青蛙的头、尾、四肢和肚代表着世界,因为世界的东西南北中像青蛙般是个有机整体。因此,青蛙在我国民俗中是吉祥动物,寓意"四通八达,财源广进"。带有青蛙造型的物品尤其受到生意人的青睐。因此青蛙头的鞋,是财运的象征。
鲤鱼头鞋
鲤鱼,在亚洲各国里,是相当受到欢迎的一种象征吉祥的动物.不仅是"鱼"的发音 与"余"同音,代表家中年年都能够攒到积蓄,也因此,鱼也广泛被用来解释风水之说, 不仅可以招财,还能够挡煞 。另外鲤鱼跳龙门预示着对孩子将来的希望。
孔雀头鞋
凤凰生在凡间即为孔雀,俗语有"凤凰不落无宝之地"的说法,老百姓也常说"孔雀落谁家,谁家就兴旺"。所以也是居家悬挂,乔迁送礼的首选。孔雀的白头,又寓意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对爱情忠贞不渝。也宜用于结婚贺喜。从风水学上说,孔雀属阳鸟,百无禁忌。 给孩子穿上孔雀头的鞋可保全家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