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课堂:沈拱山传说
日期:2022-06-04
沈拱山,盐都郭猛镇人,他虽无功名无官职,但为人着实聪明,打抱不平!每遇有以官压民,以富欺贫之事,常挺身而出。一生先后与七任知县、三任知府,进行过说理斗争。为此,七次坐牢,在民间留下大量传奇故事!
乾隆五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788年,沈拱山出生在沈家敦,也就是如今的盐都区郭猛镇卞戴村的一个相对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他的祖籍苏州,按当时的辈分算起来,他是沈家从苏州迁居苏北的第七代,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人世,叔父又很奸诈,他只得和母亲相依为命,为了生存,他从小养成了倔强的性格,也显示出他过人的才智!随着岁月的流逝,沈拱山在母亲的严厉教管下,学业日渐长进。不久便考取了秀才, 他的机智勇敢的美名也逐渐在民间传播开来!
秉性刚直,不畏权贵的沈拱山以他的机智、勇敢、仗义,演绎着一个智者,一个贫民为伸张社会正义而抗争的饱含心酸苦乐掺杂的无耐人生。被百姓称为布衣青天,苏北阿凡提!
沈拱山传说,它起源于清朝的咸丰年间,成熟于清朝末年,而这些故事的形成时期,正是中国的封建制度走向崩溃,清朝朝廷腐败,贪官污吏横行,而且民不聊生,广大群众反封建、求名声的思想意识逐渐的增加,因此借助沈拱山生前敢于伸张正义,智斗官僚宫申等趣味异事,按照自己的意志和需要,丰富加工成沈拱山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发展成了一组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沈拱山为主人公的故事群。
《赔船拆楼》、《摔官斛》、《算命案》等故事讲他热爱家乡、热爱人民、仗义救人于危难,既是一个善良的侠义之士,又是一个强硬的铁嘴讼师,是人们心中理想的救星;《水中捞月》、《捣官船》、《拔护提桩》、《专砍枯朽木》、《清水明镜》等故事反映他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爱憎分明、正气弘扬,仇者痛、亲者快,他是深受人民爱戴的智囊。《巧治淫棍》、《三治马屁精》、《倒树清根》、《卖房契》、《审羊皮》等故事写他不信鬼神,不怕邪恶,为弱者出谋划策,对恶棍作弄挖苦,具有强烈的人民性。《斗富济贫》、《宝鸭》、《看风水》、《改字翻供》、《万岁牌》等故事表现了沈拱山大智若愚,诙谐风趣,戏弄打击为富不仁作威作福、专门欺压穷苦人民的贪财鬼、霸道贼,是百姓民间的靠山。《诫子篇》、《聚宝盆》、《和睦庄邻》、《沈拱山之死》等故事展现了沈拱山家庭生活的浓厚人情味和对社会的洞察及对子女们的教导,体现出他伟丈夫的另一面。